看皮殼+接刀痕+結晶的誤區,古玉藏家必看的真實案例解析 The case study was about buying ancient jades with tips.
這是一件客戶送來鑑定的玉件,型制為西周經典的人獸合體珮。此件鑑定時在科技上並沒有太多難度,但若單純用眼學判斷的話,則有非常多值得分享之處。(以下圖片及攝錄經藏家同意刊出) 如果你在市場上看見此玉珮,會怎麼抉擇呢? 以下是客戶的真實經歷轉述: 從眼學判斷來說,我認為此件帶有柔和的反射光澤,胎質似乎久經盤玩,已呈現黃栗色的熟坑現象,玉料潤中帶透,初步過關喔。我接著掏出放大鏡觀察:喔~可看見層迴式的接刀痕跡(下圖) 恩,此時心中更是放心。最後在一處捲勾紋處,發現一條細長的次生結晶(上圖圓環處),並且直接橫斷了溝槽的刀痕。換句話說,這就是次生結晶破壞了刀工,也就是說刀工先於結晶的發生。根據網路前輩的說法:『次生結晶壓過刀工,這是無法仿造的高古玉現象特徵。』好!接下來我就開始跟老闆殺價了,老闆被我殺得刀刀見骨,最後很委屈地賣給了我。 --- 以上是客戶征戰的過程。然而隨著客戶實力的日漸增長,有一天忽然覺得"哪裡怪怪的"(搔頭貌)。索性決定送至東方森煌做一個確認。如果是贗品那可是晴天霹靂,如果是真品,這下轉手可就荷包滿滿了。此件人獸合體珮,於東方森煌的檢驗下,過程是複雜的但答案是簡單明確:此件為近代贗品。主要證據有二:1)表層檢驗出硫化物殘留,此件經過酸蝕。2)同時檢測出染色劑殘留。 客戶所觀察到的"柔和的反射光澤"其實是強酸蝕+局部打拋的成果,而所謂的"次生結晶"也是酸蝕後,而將原本的礦物結晶露出的假象。至於上圖的幾處圓圈位置,則是染色劑聚集之處。至於接刀痕那更是已隨處可見的仿造手法了。 學習及判斷古玉是一件很費神的過程,因此市場上經常會流傳所謂的"訣竅"(tips):即以幾個簡易的小撇步,來進行真偽判斷。當過去技術尚弱時,通常會收到不錯的效果。但隨著仿偽技術的精進不已,收藏者不能再停留於這些訣竅之上,應當全面性地對古玉各項成因做綜合性之判斷方為正道。